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国家公祭日设立在12月13日?
2022-12-23 16:12:31 来源: 南方热点
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设立。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立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
2005年,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这是为纪念1945年1月27日,苏联军队解放了最大的纳粹死亡集中营波兰奥斯维辛,二战期间,110多万人在这里遭纳粹屠杀。也以此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的罪行。
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警示世人。公祭之日,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各大党派领袖等都会到场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意义深远。公众的参与度也相当高,参加公祭的人数少则万人以上,多则10多万人,影响广大。
国家公祭,是铭记更是唤醒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死难者总数超过30万。
2014年,国家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自此,个体记忆、家庭记忆、城市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民族记忆和世界记忆。灾难历史成为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公祭成为延续民族记忆和传承国家精神的重要载体。
身处和平年代,人们没见过侵略者明晃晃的刺刀,没见过被鲜血染红的江水,没听过敌机空投炸弹土地炸裂的声音,也没有真切地感受过近在耳畔的呜咽和悲鸣。若是对苦难没有刻骨铭心的感知,就很难明白民族崛起的来之不易。
时间让那些亲尝伤痛和屈辱的幸存者不断凋零。2022年以来,又有7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相继离世,他们是祝再强、濮业良、王素明、王恒、巫吉英、余昌祥、向远松。截至目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54位,平均年龄超过92岁。
历史,不是我们愿意记住什么,而是我们必须记住什么。我们不能忘风雨如晦、硝烟四起的岁月,不敢忘血染山河、生灵涂炭的苦难,不该忘前仆后继、九死未悔的抗争。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维塞尔数年前曾警告人们:“忘记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时间流逝,鲜血淋漓的伤口早已治愈,但民族伤痛的记忆决不能隐入历史的尘埃。
近代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征程中,面对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后退没有投降,而是凝聚起凌云的斗志血战到底,展现出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以国之名祭民族之殇,不为延续仇恨,只为从中汲取捍卫历史的责任、振兴中华的担当。从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申请《南京大屠杀档案》为世界记忆遗产;从发掘整理并公布日军侵华档案、解禁战犯笔供,到建设百余座抗战类纪念馆……国人铭记历史的决心不容置疑。
国家公祭,是铭记更是唤醒。万物难敌岁月消磨,历史记忆也需时常擦拭、时时守护。只要城墙上的弹坑未平、深山里的废墟犹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苦难记忆就不能被忘记。
传承历史记忆,才能让珍爱和平的信念历久弥坚。传承历史记忆,才能迈着谋发展、求和平的脚步走向未来。
这一天,我们再次以国之名,缅怀同胞先烈,凝聚民族精神,汲取前进力量。愿战争之火长弭,和平之花常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