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的特点有哪些? 物流标准化的作用是?

2022-10-10 09:26:37 来源: 财经新闻网

0浏览 评论0

1.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基于物流操作下的设定的标准,包括各类物流设备的标准、包装标准、物流工作工时标准一系列的物流标准系统。例如物流运输工具(货柜、叉车等)、包装工具(物料箱、物料托盘等);制定不同范畴的标准,例如包装,装卸,运输等;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领域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协调,并根据协调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

2.物流标准化的特点

(1)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

这是由于物流及物流管理思想诞生较晚,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过去在没有归入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并且经多年的应用,不断发展和巩固已很难改变。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以此为依据,个别情况固然可将有关旧标准化体系推翻,按物流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重建新的标准化系统,这就必然从适应及协调角度建立新的物流标准化系统,而不可能全部创新。

(2)物流标准化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

这是标准的"三性",由于物流标准化的特殊性,必须非常突出地体现这三性,才能搞好这一标难化。

1)科学性的要求,是要体现现代科技成果,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在物流中,则还要求与物流的现代化(包括现代技术及管理)相适应,要求能将现代科技成果联结成物流大系统。否则,尽管各种具体的硬技术标准化水平颇高,十分先进。但如果不能与系统协调,单项技术再高也是空的,甚至还起相反作用。

2)民主性指标难的制订,采用协商一致的办法,广泛考虑各种现实条件,广泛听取意见,使标准更具权威,易于贯彻执行。

3)经济性是标准化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标准生命力如何的决定因素,物流过程不像深加工那样引起产品的大幅度增值,即使通过流通加工等方式,增值也是有限的。

所以,物流费用多开支一分,就要影响到一分效益,但是,物流过程又必须大量投入消耗,如果不注重标准的经济性,片面强调反映现代科技水平,片面顺从物流习惯及现状,引起物流成本的增加,自然会使标准失去生命力。

(3)具有较强的国际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表明,对外贸易和交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而所有的对外贸易又最终靠国际物流来完成。因此,我国的物流标准化从运输工具、包装、装卸搬运工具、流通加工等都要与国际物流标准相一致,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完善国内标准体系,提高运输效率,缩短文货期限,保证物流质量。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降低成本,增加外汇收入。

3.物流标准化的作用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统一的关键。物流标准化是物流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的基础,标准化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物流的工作效率。将物流标准贯穿于整个的物流系统,能够加快物流的运输速度,降低物流运输的成本,增加物流的效益收入。物流标准化还能够促进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使物流外系统与物流系统相互连接,促进物流系统的更新发展。

标签: 物流标准化管理包括 物流标准化的特点 物流标准化托盘 物流标准化的目的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