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是什么意思?天寒地冻是什么意思?

2025-08-12 15:42:41 来源: 实况网

寒冬腊月是什么意思?

‌寒冬腊月‌特指农历十二月(腊月)这一最寒冷的时段,也可泛指整个寒冷冬季。

‌基本定义与时间范围‌

“寒冬腊月”是汉语成语,字面意义包含三层寒冷意象:

‌寒月‌:农历十月,气温开始明显下降;

‌冬月‌:农历十一月,进入仲冬;

‌腊月‌:农历十二月,气温达到全年最低。‌‌

该成语通常特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此时正值冬季最严寒阶段。‌‌

‌出处与文学溯源‌

成语最早出自汉代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诗中通过“寒冬十二月”与“严霜”意象,强化了冬季的寒冷与离别场景的萧瑟感。‌‌

天寒地冻是什么意思?

‌天寒地冻‌是汉语成语,形容天气极为寒冷的气候特征,主要用于描写冬季严寒景象。‌‌

天寒地冻(拼音:tiān hán dì dòng)由"天寒"与"地冻"两个主谓结构并列组成,属于联合式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天气冷到极致,地面冻结成冰的自然现象,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渲染寒冷氛围。‌‌

标签: 寒冬腊月是什么意思 天寒地冻是什么意思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